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校高度重视“平安校园”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境内外各种社会因素、自身教育管理、服务水平限制,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呈现复杂性和多样化。防不胜防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乃至暴力倾向时不时出现在校园角落,使高校平安建设出现诸多问题。如何构建有效的安全防范体系,杜绝校园内的安全
隐患,成为政府、高校和社会需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一、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应被赋予更重大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是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指导方针。文件指出,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相互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要加强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在全社会形成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目前,在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局势影响下,建设好“平安校园”,不但给今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保证,也是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应被赋予更深内涵、更大意义。
二、当前存在的影响高校安全稳定主要因素
站在高校“平安校园”建设执行者的视角,笔者以为,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如下。
1.高校客体结构更趋复杂化
高校客体结构是指高校学生成分构成的多样化、文化层次的差异性。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大众化,全国高校规模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各地高校大多包含了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专升本、成教生等不同学历、不同层次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政治意识、思想观念、人生价值观、问题考虑角度、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把这些人放在同一环境下,接受同一教育,势必会给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带来较大的不确定因素。
2.高校客体个性更显特殊化
高校客体个性是指高校学生个人的特质化、背景的差异性。目前,高校客体的特殊化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济条件相对困难的学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另一类是单亲家庭学生及由此引发的人生观、价值观缺陷问题。当然,也存在两类交融、转化的情形。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经济困难学生若在自尊心、自信心、期望值等方面受到打击,会产生自卑、焦 虑、狭隘等心理问题。长期积累容易产生对社会的仇视心态,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出现极端行为。单亲家庭学生常常带有自卑心理,会自责和自我抱怨,不愿意和他人沟通,由此产生的问题也较为凸显。当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还涉及因环境、学习、人际关系等不适应而产生的自卑、抑郁、冷漠和嫉妒问题,这些都会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产生潜在的影响。
3.高校客体环境(网络)更具诱惑化
高校客体环境(网络)是指高校学生面对互联网所产生的迷茫、困惑。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 2019 年发布的《第 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大学生群体是互联网社交平台的主要活跃群体,互联网用户年龄阶段为20~29岁的人口占比达30.4%,占我国网民数量的绝对优势,这些社交平台的生态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影响重大。在我国高校,学生大多社会经验不足、能力不强、心态与思想较稚嫩。由于思想、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等还未成熟,意志力不够坚定,分辨是非能力不强,他们极易受不当思潮的影响,盲目跟从。因此,网络诱惑问题已无可避免地成为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问题。
4.高校客体整体更易渗透化
高校客体整体指高校学生整个群体,该群体已成为境外某些势力渗透的目标或对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境外反华势力也越发疯狂地将中国高校视为境外敌对势力进行意识渗透和活动破坏的重要对象。例如,通过某些载体进行宗教传播,冲击学生的精神信仰;以讲授说教“新思想”的形式在校园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打着公益活动的幌子向高校有目地渗透等。
5.高校主体工作存在短板
高校主体是指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主导者、执行者。存在的短板主要表现为:一是能力水平有待提升。信息研判、科技创新和应用骨干缺乏。一些主体遭遇到传统技能弱化、科技手段不钻不精的“双重困境”。二是有担当、有作为的魄力不够。有些主体站位不高、视野不广、满足于老做法、慢节奏,面对繁重艰巨任务,工作拼劲不足。三是严管厚爱还不够。主体领导者不够严不够实,缺位问题仍然存在,对主体工作缺少严管厚爱,形不成共识共鸣。
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对策
站在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实践者的视角,笔者以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任务更艰巨、责任更重大。
1.以更高的视野审视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工作机制
(1)着力完善现有制度,构建主体责任体系学校应完善现有安全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坚持按章办事,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按照“可疏不可堵,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的工作方针,结合创建“平安校园”实际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克服学生安全稳定的难点,全面落实新生入学安全教育、校园安全稳定教育、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教育等主体责任,并根据不同节点做好相关安全保障工作。
(2)深化校园三级管理,构建多层防控体系着力理顺学校—二级学院—班级三级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认真落实对重点人员、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的管控。做到分工明确,履职到位,管理有效。通过定期开展校园安全稳定排查化解工作,及时把各类影响安全的苗头和隐患消除在班级、二级学院。
(3)发挥宣传组织作用,构建队伍网络体系发挥宣传、组织优势,构建心理健康队伍网络体系,建立学院安全信息联络员队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队伍,协助保卫办组织成立班级安全员队伍,合力保障学院安全防控工作的开展,把隐患和问题解决于萌芽阶段。
2.以更细的作风抓好高校“平安校园”建设
(1)做好特殊时期安全稳定工作
针对近年来国际局势动荡、反华势力甚嚣尘上的动态变化,高校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要密切关注、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坚持重点防范、内紧外松的原则。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工作战线同志,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动态,适时沟通和反馈信息,积极组织并开展各项安全教育、安全竞技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
(2)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学生
各高校应将安全稳定工作的重点放在关心关爱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等特殊群体学生,完善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库,做好分类教育与帮扶工作。可以通过开设困难学生注册绿色通道,努力做到学校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全覆盖,不让一位学生因贫而离学。加强与社会和家长的联系,积极拓展学生帮扶渠道,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扶体系。主动向西部偏远地区学生了解家庭经济、饮食习惯、宗教信仰等信息,实实在在地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3)重视“寝室”管理这一基础工作
一是加强学生宿舍安全检查,加大对存在隐患的排除力度。比如,对违规使用电器、匿蔵违禁品(物)等现象进行整改。对屡教不改者,根据相关处分条例进行违纪处理。二是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加强社区值班员的消防知识、突发事件处置等业务培训。专题组织寝室长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提高防范能力。三是修订学生社区安全处置预案,通过师生安全信息员,及时畅通各类信息渠道。
3.以更多举措创新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工作载体
(1)搭建网络发布新平台媒体融合发展是网络和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必然趋势。各高校应以新思维、新形式应对安全稳定工作的新挑战。例如,结合真实案例,通过各校内公众号发布或转发防范知识;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掌握学生对社会重大舆情的关注点和议论倾向,并进行动态分析,主动占领校内新媒体主阵地,强化正面发声,建立积极向上的舆论场。
(2)灵活多形式教育模式
召开主题班会,寝室楼下张贴宣传海报,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和参加安全知识讲座,分年级、分班级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安全重要性。通过主题班会、年级大会、班长例会、晚点评等形式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开展宣传法治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法治宣传教育的社会氛围,通过悬挂法治宣传横幅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
(3)扎实推进校园“心防工程”
目前,社会上针对校园学生的通讯(网络)诈骗形式层出不穷,加强防范已刻不容缓。高校要通过“四个坚持”推进校园“心防工程”建设,即坚持宣传到公共场所,坚持宣传进班级、寝室,坚持宣传入手机群组,坚持宣传进公众媒体,尽最大努力堵截通迅(网络)诈骗在校园内的发生。
4.以更大魄力试点高校“平安守护联盟”建设工作
第一,以有效运用全域科技、大数据科技为支撑,结成高校间“平安守护联盟”。针对公共事件、突发事件,达到信息共享、数据共用、预警同防、应急同处,提升“平安校园”效能和广度,共同打造“一校有事、多校呼应”的“校校联盟”。
第二,以有效融入科技元素,利用物联网、高清视频监控、智能门禁等技术,建成“智安学生宿舍”。通过编织全覆盖的平安网,切实保障住校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三,物力有限,人力无穷,建立平安驿站平台,吸收学生志愿者参与。并通过日常考评机制,实行积分管理,用积分兑换小礼品,以激发平安守护者的参与积极性。
5.以更坚的信心完成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使命
首先,“站位”要高。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树形象,敢于担当、敢于作为。其次,“定位”要准。要 有“争一流、走前列”拼搏精神。第三,“到位”要 快。对上级布置的有关工作任务,要督促落实到位,质效跟踪到位,反馈报告到位。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任重道远,“百年大计”根 系“平安校园”。维护高校安全平稳,是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各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前提,努力把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得更好更强更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