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联系起来,国家治理离不开现代化,现代化构成国家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要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教育领域推进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要通过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实现,具体措施和抓手是依法治校。具体来说,在信息高度透明的当下,高等教育要强化依法治校,加快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形成管长远、可持续的高校治理体系,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机构,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营造良好的办学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公开使信息透明化是依法治校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实现教育领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一、高校信息公开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2008年我国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推动下,2010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正式确立,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纳入法治轨道。2014年,教育部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以下简称《清单》),进一步明确了高校主动公开信息的内容,明确了底线要求。高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全面推进教育公开的总体安排,提高教育透明度,助力学校综合改革、事业发展。
(一)高校信息公开是规范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力抓手
《办法》概述了高等学校应当主动公开的12方面信息内容。《清单》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包括基本信息、招生考试信息、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人事师资信息、教学质量信息、学生管理服务信息、学风建设信息、学位学科信息、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和其他信息等10个大类共50条具体项目。《办法》《清单》中的公开内容和公开事项是高校信息公开的基本核心内容,也是高校运行管理的方方面面。高校以贯彻落实《办法》和《清单》为引领,设立信息门户网站专栏,各部门对照清单逐一完成工作内容并公布,发布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不断扩大公开范围,持续加强信息公开工作,在规范信息公开工作的同时也是对学校各项运行管理工作的完善,有效提升学校各项工作水平。
(二)高校信息公开是外部参与学校治理的基础
高等教育具有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对外交流合作五大功能就要求高校要构建社会有效参与的大学治理机制,面向社会依法办学,搭建广泛的社会参与平台,提升学校的社会关注度和美誉度,凝聚各方力量参与学校建设。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就是紧紧围绕师生及社会关切,以公开、共治、共享、透明的方式加大师生和社会参与学校事务的治理。通过信息公开,可以拓宽高校与师生、社会各层面的交流渠道,为高校自主办学、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三)高校信息公开是监督学校公权力的有效途径
在深入贯彻落实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精神,教育部于2017年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加强信息管理。提高教育政务公开能力和水平是对应学校公权力而言,要有监督和监管。高校监督和督查有纪委、监委的监督执纪,还有信访渠道。民主监督的有效模式是完善以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校务公开制度为核心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高校信息公开就是畅通以上监督渠道的最直接的有效途径。师生、社会各界可以通过“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信息公开内容,广泛获知学校各项事务,参与高校民主管理,进而提升主动公开实效。
二、高校信息公开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在每年9月出台《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省教育厅相应下达《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深入落实高校信息公开清单做好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按照此要求,各高校完成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报告要在校园门户网站公开。2010-2015年报告内容主要为做法汇报。2015年,教育部要求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内容要标注具体的网站链接,高校逐步加强网络平台建设。
(一)高校信息公开研究
1.研究现状
研究发现信息公开研究起步较晚,关注度呈现阶段性特点;研究热点从理论研究向应用实践研究延伸,焦点集中在制度政策自身内涵研究、信息公开具体内容研究、工作实际应用研究、总结统计类研究四个层面。专家学者对我国和吉林省高校信息公开建设的研究多数从财务信息公开、档案、制度与政策、网络平台建设、效果评价等方面分专题研究。从工作实践角度出发,对高校信息公开发展的体制机制、运行管理、在学校治理中产生的积极效能等全方位研究的不深入。
2.工作实践做法
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由党政办公室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组成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对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统筹推进、协调与监督。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具体工作落实。在领导小组的指导推动下,学校不断建立健全信息公开体系,制定《信息工作制度例》《信息公开办法》《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公开指南》等制度。积极拓宽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对学校《信息公开目录》进行完善,逐一理清落实舆情收集、反馈机制等。学校围绕重点工作,主动发布信息。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学校门户网站升级,完成信息公开专栏升级改版工作,保证对外平台畅通。充分运用官方微信平台,向师生和社会发布信息。开展宣教培训和考核评议情况,明确各单位信息公开工作职责,推进学校信息公开事项的落实。
(二)高校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高校稳步推进信息公开工作,在工作机制完善、载体建设等方面取得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以吉林省为例,从37所本科院校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建设现状来看,建立信息公开专栏的28所,未开设专栏的5所,3所高校开设专栏因网站登录不上内容不可见,1所未有信息公开报告内容。在33所可见内容的高校中,建设规范的有6所;框架清晰、更新不及时的12所;内容较少,只有信息公开报告的6所;信息公开报告、财务信息、招投标公告等主要信息齐备,其余公开内容链接到各部门网页的3所;未分类全部在通知公告中体现公开内容的6所。仅有几所高校在信息公开专栏中同时标注监察反馈的路径。反映出高校信息公开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部门对信息公开工作重视不够,信息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载体建设需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方式方法上需进一步创新等等。
(三)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信息公开发展策略思考
高校信息公开要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紧紧围绕师生及社会关切,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工作,扎实推进学校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不断提高教育透明度,信息公开范围不断扩大,主动公开意识逐渐增强,助力学校综合改革、事业发展。
1.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
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对信息公开工作统筹推进、协调与监督。在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下,对《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公开办法》和《信息公开指南》进行修订和完善。在运行机制上,组建信息员队伍,建立信息工作周报制度,各单位安排专职信息员负责上报,能够及时准确和全面把握学校各项工作动态。在日常工作同时加强应用理论研究,将研究成果推动实践发展。
2.进一步拓宽信息公开范围
坚持以“四个全面”为统领,积极拓宽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信息公开的内容。积极探索完善二级单位主动公开目录制度,继续加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
3.拓宽信息公开渠道
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网站的第一门户作用,进一步加强各职能部门、各学院信息门户网站建设,结合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应用,构建新型信息公开服务平台。
4.加强宣传和学习
认真学习贯彻国家部委对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提升各位单位对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增强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组织信息工作组成员参加培训,增强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畅通信息公开工作渠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不断创新信息公开方式方法,提高社会公众与师生员工对学校信息公开制度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5.明确信息公开工作职责
以落实“清单”任务要求为主线,进一步明确各单位信息公开工作职责,大力推进学校信息公开事项的落实。增强各单位主动公开的意识,确保信息公开工作成为一项日常工作和必要工作,打造更好的信息公开环境。
6.强化信息公开考核监督工作
完善信息公开考核评估、监督评议等工作制度,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定期对各单位信息公开情况实施检查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