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精神鼓舞人心,军民融合战略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该战略的形成是我国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研生产体系,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高校作为国防科研军民融合的重要前沿阵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给高校科研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高校科研保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高校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乘势而上,积极建立健全高校国防科研保密体系,努力做好军民融合背景下的高校保密工作。
军民融合战略给高校科研发展带来新机遇
国防科研军民融合的基本方式可以概括为两类:“军转民”和“民参军”。所谓“军转民”,即军事技术在民间的应用,军事技术投入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所谓“民参军”,即地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民营企业参与军工市场。高等院校参与国防科研生产当属“民参军”的范畴。在军民融合的背景下,高校比较强劲的科研实力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在国防科研领域大有可为,军民融合战略给高校科研提供了新机遇。
1.可以激发高校不断增长的科研需求。发挥高校优势直接服务国防科技发展,已被各国的成功经验证明是促进国防科技创新和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2016年8月,武器装备预先研究项目指南首次发布在网上,成为推动军民融合科技活动的风向标。各高校积极跟进,势头迅猛。同时,教育部积极推动部属高校军工科研保障体系建设,截止到2017年11月,全国已经有超过150家获得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其中绝大部分高校通过了国家军用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并取得了武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国防科研需要高校的参与,高校也有强烈的国防科研参与意识。
2.可以凸显高校科研的自主创新。国防科研强调的是自主创新,而高校科研是自主创新的重要阵地。我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军工集团、国防科研机构和高校3部分构成。军工集团主要在所属航天、航空、核、船舶、电子、兵器等领域内配置资源,协调下辖单位分工协作,侧重大平台、大系统的集成研制,并推动成果转化、型号生产与国内外市场拓展;国防科研机构主要负责瓶颈技术攻关、核心器件开发、系统演示验证;高校擅长前沿探索、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开发,自主创新优势明显。因此,在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高校科研服务国防科研不可或缺,大有可为。
3.可以发挥高校科研的学科交叉与可持续创新优势。军工集团、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具有尖端性、应用性的优势,但在基础研究方面力量有限,一些领域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同时,国防高新技术原创性强、学科交叉的突出特征,给军工集团、国防科研机构带来了挑战,却与高校科研优势相契合。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的特点是学科、人才、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资源和平台相对集中,有利于知识创新、学科交叉和人才培养。有数据统计,我国61.8%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1.7%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7%的科学院院士,42%的工程院院士,5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均出自高校。由此可见,高校具备承担国防科研的先天优势。
军民融合战略给高校保密工作带来新挑战
在抓住科研发展新机遇的同时,随着军民融合的不断推进,高校参与军工科研领域的不断深入,高校保密工作也面临新挑战。
1.制度问题——顶层设计不够成熟。目前关于国防科研保密管理的顶层设计较为欠缺,尤其是高校国防科研的保密管理的政策设计,尚未出台关于高校国防科研保密管理的指导性文件,仅有两办印发的关于涉密项目的保密管理文件,体现出微观层面的管理要求,宏观层面要求不够,致使保密工作在学校争取政策的依据不足。军工保密资格认定制度对高校参与国防科研项目保密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一些高校根据《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定办法》,获得了参与有关涉密项目的资格,但其中个别高校只是采取应急措施,实际上并未真正建立长效机制。
2.人的问题——高校科研人员的保密意识不强和流动性大。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存在“两栖”特点:长期从事非密科研,短期或中长期从事涉密科研。正因为长期从事非密科研,其保密意识和科研习惯仍停留在非密层面。为加强涉密科研人员的保密意识,高校保密工作机构做出了很多努力,客观地说,距离保密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高校作为一个开放的、活跃的教育机构与学术机构,校园环境相对开放,各类人员活动繁杂;科研人员因学术交流、出国深造、人才引进、工作调动导致流动性很大;部分研究生也会参与涉密科研活动,其升学、出国、就业的流动也很频繁。此外,由于科研活动的动态特点使得科研人员进出涉密岗位频繁,不利于科研保密管理。理论上涉密人员的管理分为3个阶段,即岗前审查、在岗管理和离岗脱密期管理,泾渭分明,可在实际工作中,流动性太强,阶段性会变得不确定和模糊化,由此导致管理难度加大。
3.保障问题——高校保密基础条件和技防手段落后。从基础条件来说,高校要保障涉密科研的第一个前提条件应该是“科研场所的集中管理”,这对于国防涉密科研来说的确是必须具备的。目前,多数高校基本上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无法实现集中管理,将直接影响技术防护,如果实现了集中管理,建设涉密信息系统就成为可能,进而为高校做好科研保密工作提供有效的基础条件。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在没有涉密信息系统的情况下,保密技防就只能采取“补丁式”的做法,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按照保密管理要求,涉密计算机上必须安装多种技防软(硬)件,姑且不谈软(硬)件的兼容问题,仅仅由于计算机安装技防软(硬件)后“载重”太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就造成了科研人员的很大不便,影响了高校涉密科研活动的高效开展。
积极建立健全高校国防科研保密体系
面对新挑战,要服务于国家战略,高校国防科研保密工作一定要有对策有担当。高校国防科研保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做到环环相连,丝丝入扣。
1.做好定密工作。定密工作是保密工作的源头,也是保密工作中的一项难点工作,而在军民融合进一步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涉密项目会由高校来承接,定密更加成为一项必须解决好的首要工作。对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把握两点。一方面,定密要精准,坚持“精准化”和“最小化”原则,确保精准保密,并及时进行密级变更。如果定密不准或不及时进行密级变更,那么势必带来保密过度或者保密不足的问题,不利于保密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要及时进行密点确定,这是经实践证明在国防涉密科研项目研发过程中行之有效的一种管理办法。国防涉密科研项目的委托方是定密工作的主体,应该在密级确定和密点确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加大基础建设。国防涉密科研实施集中管理是开展国防科研的必要条件。但由于高校校园面积大,科研人员和场所分散,且随着军民融合的不断推进,涉密科研体量不断加大,涉密科研人员不断增多,涉密科研场所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那么势必离涉密科研集中管理的要求渐行渐远。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相对集中、分散可控”的管理模式十分必要。否则,将导致保密管理难度加大、泄密风险增大。
3.加强技术防护。在当前条件下,高校建立涉密内网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目前采用先进的保密技术,结合多层次的加密技术,进一步完善技术防护,是实际需要,也是新时代赋予保密工作的新任务。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在确保防护技术兼容性的前提下,制定有效的技术防护体系和管理方法,加快推广涉密信息设备国产化替代,尽快补齐涉密信息系统不健全的“短板”。
4.注重顶层设计。在宏观层面上,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必须统筹协调,将高校国防科研置于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来谋篇布局。要研究出台健全高校国防科研保密体制机制的指导性意见,强调时代担当,强化责任意识,配齐配强配足保密工作机构、人员、经费,激发高校保密工作战线的原动力。在微观层面上,高校必须努力探索,建立适合国防科研的保密综合防护体系,建立业务归口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定密管理、涉密人员管理、网络保密管理、涉密项目管理、信息设备管理等工作机制,加强技术防护,形成有效的安全保密策略,确保国家秘密安全。■